大陸經濟日報專文--糧食定價體制改革不可鬆勁

喬金亮

  當前的糧食問題,不是總量問題,而是結構性問題,既包括品種結構不合理,如大豆供給不足、穀物生産過剩,也包括成本高企、價格缺乏競爭力的問題。價格機制和收儲制度不改革,農民生産的糧食國家“照單全收”,就不會有動力優化種植結構、提高糧食品質

 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,我國糧食生産再獲豐收。其中,庫存較多的玉米繼續調減,市場短缺的大豆繼續增加。此前,國家發改委首次調低小麥最低收購價格,打破了12年來持續上漲或持平的態勢。對此,一些人産生了“糧食價格改革可以鬆口氣”的思想。筆者認為,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時候,糧食定價機制、補貼政策改革更不能鬆懈,重構農業支持和保護政策體系勢在必行。

  為保護種糧積極性,我國從2004年開始實行價格補貼政策,經過10多年的演變,覆蓋了多數大宗農産品。當時,這對於促進農産品産量增長、農民收入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。但隨着形勢的變化,價格補貼政策也逐漸使得市場機制不能有效發揮作用,部分農産品庫存積壓,“國貨入庫、洋貨入市”,價格倒掛,財政壓力過大,農業競爭力下降。

  對此,國家啟動了糧食等重要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,分品種推進。2014年和2015年,分別對棉花和油菜取消了臨時收儲政策。2016年,對東北四省區玉米取消了托市政策,實行“市場定價、價補分離”的政策。數據顯示,玉米播種面積和産量合理調減,農民獲得了一定財政補貼,更重要的是取消玉米政府定價后,活躍了多元化的糧食收儲主體,調動了加工企業的積極性,解決了價格倒掛的問題,也明顯縮小了國産玉米與進口玉米的價差。

  改革越往后,骨頭越難啃。目前,推進小麥和稻穀的定價機制改革擺在了人們面前。稻穀和小麥是主要的口糧作物,也是種糧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。據有關部門預測,今年底小麥和稻穀的庫存,將分別超過全年消費量的80%和70%,遠遠高於國際標準。在最低收購價影響下,我國小麥和大米的平均價格,比進口到岸完稅成本價高出約三成,致使入庫小麥和稻穀難以順價銷售,不僅加重了財政負擔、加大了虧損風險,而且已經面臨銷不出、存不下、購不進的局面。

  可見,當前的糧食問題,不是總量問題,而是結構性問題,既包括品種結構不合理,如大豆供給不足、穀物生産過剩,也包括成本高企、價格缺乏競爭力的問題。理順農産品價格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,只有引入市場機制,才能實現農業的降成本、去庫存、補短板。價格機制和收儲制度不改革,農民生産的糧食國家“照單全收”,就不會有動力優化種植結構、提高糧食品質。因此,小麥和稻穀的價格改革不能迴避。

  稻麥托市政策的改革要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與保護農民利益並重,按照市場定價、價補分離、多元收購的原則,積極推進。考慮到稻麥的特殊性,其推進應遵從三個原則:一是糧食安全得到保障,做到口糧絶對安全;二是充分考慮農民利益,由於小規模種糧農戶將長期存在,改革不能影響其基本生計;三是全球化不可逆轉,補貼應遵守世貿組織的“藍箱”規則。要理順價格、活躍市場,促使稻麥生産從片面注重增加産量轉向注重品質、提高效益、按需生産的良性軌道。

  在糧食連續豐收的背景下,要區分産量和産能,今后糧食産量主要由市場決定,在一定水平基礎上,可高可低、能增能減;産能則要穩步提高,通過管住耕地紅線、加強科技投入,實現藏糧於地、藏糧於技。要區分價格和補貼,價格主要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,價格引導生産;把隱含在托市收購價中的財政補貼抽出來作為收入補貼給農業主體。最終目標是實現藏糧於地保産能、適當儲備防風險、面向市場調結構、改革機制減庫存。

本文出處:中國新聞網 http://finance.sina.com/bg/economy/chinanews/20171213/21101686079.html